扫码添加收藏顾问微信

2018.01.25

大宋官窑丨当代钧瓷国礼缔造者

大宋官窑精于传承,胜在创新,在把握时代发展脉络的同时,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设计,创烧出了一……

古老钧瓷河南骄傲 钧瓷“祥瑞瓶”成国礼后的思考

2014年2月20日   下午 12:29       文章源自:大宋官窑

11月3日,2003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。当各国元首政要云集我国海南时,钧瓷以国礼的名义出现了。当大会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受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委托,将名为“祥瑞瓶”的钧瓷逐一赠送给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、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莫诺夫、新加坡总理吴作栋等来自亚洲各国的贵宾时,总要充满自豪地介绍一下:这是来自我国中原的陶瓷艺术精品,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。


在这个隆重的国际会议会场,特制的巨尊“祥瑞瓶”更是引人瞩目,她以无比的尊贵和至尚的荣誉,彰显着博鳌论坛的庄严和神圣。海南省代省长卫留成每每望着“祥瑞瓶”总会深情地说:这是我们老家河南的钧瓷,也是河南的骄傲!


据许昌日报报道,随后的日子里,“祥瑞瓶”又从海南回到了郑州、许昌,为了一睹国礼的风采,人们纷纷从四面八方涌来,望着这尊为河南带来荣光的神钧宝瓷,多少人为之一掬感动之泪。今年79岁,被誉为钧瓷界泰斗的晋佩章老人抚摸着熠熠生辉的国礼,禁不住热泪盈眶:钧瓷为河南争光了!


承载着无比丰厚文化内涵的钧瓷注定要在此刻走向辉煌,因为她身上凝聚着钧瓷艺人太多的希冀和热望!  


追溯历史,钧瓷的成就足以让人顶礼膜拜。中国是世界著名的陶瓷古国,至今英文的“瓷器”和“中国”还是同一个单词。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,陶瓷工艺从实用向艺术方面不断迈进,到了宋代开始进入辉煌时期,最具影响力的钧、汝、官、哥、定五大名瓷都诞生在这个朝代。在这五大名瓷中,河南占了三个,而钧瓷则以创新的精神,用铜的氧化物作呈色剂,使中国陶瓷结束了单一釉色的历史,谱写出“一窑万彩”的新篇。当时的国君宋徽宗因对钧瓷宠爱有加,将其定为御用珍品。


然而,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,钧瓷的发展却一波三折,受机制、管理等因素的制约,以至于当钧瓷的身影遍及众多窑口,在全国形成一个庞大的仿钧窑系时,钧瓷自己却失去了至尊的身价。她曾经有过“养在深闺人未识”的困惑,但更多的则是独吞着因盲目发展、粗制滥造所结下的名誉扫地的苦果。有这样一个故事:许昌人把钧瓷作为礼品赠给北京一位贵客,客人激动不已。但当客人来到禹州,发现地摊上堆满了钧瓷时,客人十分不解地问:这就是“黄金有价钧无价”的钧瓷吗?


今天,当我们站在历史之巅,回首钧瓷曲折的发展历程时不难发现,钧瓷能真正走出河南,并名副其实地成了河南的一张名片,其中凝聚着无数人的智慧和艰辛。


这次国礼的制造商是禹州市荣昌钧窑,董事长苗峰伟今年33岁。在一次采访中记者曾询问该公司名字的由来,文质彬彬的他却是一脸的庄重:起名荣昌,就是希望能把祖先创造的钧瓷荣耀继承下来,并由我们这一代使其更加昌盛。


那么,钧瓷的含义究竟是什么?钧瓷是一种高贵的艺术品,她斑斓的色彩,美如朝晖晚霞的神奇窑变,蕴藏的其实是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,这也是其能承载起“国之瑰宝”的唯一理由。苗峰伟就是在这样的一个理念下为钧瓷的传承与光大推波助澜,因此,当博鳌亚洲论坛秘书处官员面向全国选拔国礼时,荣昌钧窑就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了。


钧瓷要在一个国际性的大会上成为国礼,苗峰伟无疑感到了荣耀钧瓷的真正契机。国礼一定要名有所值,钧瓷一定要名至实归!让我们回味一下“祥瑞瓶”设计、生产的过程吧:为了一个好的创意,苗峰伟三赴北京,请北京大学教授、国学大师季羡林等一批教授出谋划策,从而确定了用作国礼的造型主题,即以中国文化中最美好的东西为灵魂,然后把民俗的、传统的吉祥图案与博鳌亚洲论坛的主题相糅合; 为了在工艺上精益求精,苗峰伟力邀省内知名工艺陶瓷大师设计造型,外形尺寸严格遵守黄金分割线规则,精确计算,不差分毫;为了件件是精品,在“素烧”、“釉烧”的过程中,280多名荣昌钧窑的职工苦干200多天,累计生产毛坯33560件,先后投入资金380万元,共得珍品999件。


应该说,苗峰伟只是新时期推动钧瓷发展的一个代表,国礼“祥瑞瓶”的出现是钧瓷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。从1996年至今的7年间,是钧瓷最为活跃、发展势头最为迅猛的一个时期。1996年11月19日,神镇政府在香港成功举办了中国钧瓷珍品展,把钧瓷隆重地介绍给了世界,从而使其挟千年神韵,开始容光焕发,频频活跃在国际舞台上;1997年7月1日,禹州市钧瓷研究所研制的一对高1.799米的名为《豫象送宝》钧瓷珍品,从众多的贺礼中脱颖而出,被省人民政府作为最能代表中原悠久历史与璀璨文明的珍贵礼品,由郑州启运香港,代表河南出席了庆祝香港回归的特别庆典1999年4月8日,禹州市人民政府与禹州市邮政局几经努力,申办钧瓷邮票成功,使最能代表钧瓷的《出戟尊》、《双耳炉》等4枚邮票,成了钧瓷走向世界的载体和名片,这也是宋代五大名瓷中发行的第一套中国陶瓷邮票……


在钧瓷的发展历程中,一直凝聚着各级领导关爱的目光。因为一个瓷种的兴衰,表面上看是属于生产厂家的企业行为,至多是基于当地政府对本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。但从大的文化背景看,传统的国粹能够历经千年而传承至今,其间必然充盈着中国文化中最精彩的内容。近年来,省委书记李克强、省长李成玉先后来到禹州考察钧瓷的发展状况。今年,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铁映先后两次来到钧瓷原产地神镇,不仅深入到钧瓷厂家实地考察,还亲自动手精心制作钧瓷坯胎。李铁映殷殷叮嘱陪同的各级领导,要大力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,把中国钧瓷艺术推向世界。各级领导的关爱与支持,无疑成了钧瓷走向全国、迈向世界的助推器。


一位资深的陶瓷艺术大师这样评价钧瓷国礼:这是对钧瓷身价的一个肯定!荣昌钧窑的成功运作为所有钧瓷厂家提供了这样一个启示,那就是只有把钧瓷朝着精品化的方向打造,才算真正的继承和发展。这种启示的意义非同小可。可以想像,当钧瓷充斥在各地街头巷尾,被人们吆喝着贱卖时,你能说这是千年的国之瑰宝吗?


正是经历了发展中的坎坎坷坷,钧瓷故乡的人们才又开始认真审视祖先留下的这笔宝贵财富。用神镇党委书记李志军的话说,就是决不能简单地把钧瓷作为当地的经济支柱去发展,而是要引导其朝着艺术化、精品化的方向发展。禹州市钧瓷研究所连续多年聘请著名艺术大师韩美林为顾问,邀请其在传承的基础上融入现代艺术的理念;星航钧窑主动与著名陶艺家泥猴张联手创作,为凝重的钧瓷注入一股灵气;荣昌钧窑则拜国学大师季羡林等一批教授为师,从而使钧瓷站在了国礼的高度。


今年,有两件大事对钧瓷的未来走向产生了积极的影响。7月29日,国家质检总局将“钧瓷原产地保护”的牌子授予了禹州,9月25日,国家有关部门又将“中国钧瓷之都”的称号授予了神,这对钧瓷的发展无疑又提供了难得的契机。近一个时期,禹州市人民政府正在积极制定《禹州市钧瓷行业管理实施办法》,其主要内容就是规范钧瓷的生产,使其朝着专业化、精品化、艺术化的道路迈进。


钧瓷能为河南争光,是其找准了作为精品的准确定位,这个定位时间尽管漫长,但对于整个钧瓷业,以及整个陶瓷业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。河南作为具有5000年文明历史的大省,可以引为自豪并能重新绽放奇葩的资源不胜枚举,如果能够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努力挖掘出其潜在价值,那么,许多闻名中外却沉睡多年的历史遗产就不仅仅让我们发思古之幽情,更能看到的是她未来之曙光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