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
7月12日,新华社发布的一幅图片引人注目。当日,朝鲜举行《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》签定50周年纪念活动,出席活动的中央政治局委员、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,正向金正日介绍所赠送的国礼:钧瓷《大成盛鼎》。
《大成盛鼎》的创作者正是大宋官窑。这几年,有关大宋官窑的新闻不绝于耳:
2011年1月,胡锦涛主席访美时向美国总统奥巴马赠送的钧瓷国礼《妙德吉祥》,来自大宋官窑。
2010年9月27日,胡锦涛主席向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赠送的钧瓷瓷版肖像画,也来自大宋官窑。
胡锦涛主席对中国的陶瓷文化见解独到,对钧瓷情有独钟。2009年12月12日,胡锦涛主席在向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介绍大宋官窑创意的《如意尊》时,极其简练地概括其深刻内涵:尊是中国古代盛酒的器具,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,钧瓷是中国陶瓷优秀的一支。
大宋官窑,已成为钧瓷国礼的代名词。正因如此,2011年初,由上海大学、南京艺术学院、《收藏》杂志等联合主办的首届当代名窑评选中,大宋官窑的钧瓷,与福建德化陈仁海的中国白、景德镇熊建军的珐琅彩、龙泉正聪的青瓷一起被评为十大名瓷,大宋官窑荣列十大名窑之首。
多年来,大宋官窑在与国内众多名瓷的同场竞技中风骚独领,大宋官窑的每一次闪亮登场,每一次一枝独秀,都让钧瓷界为之振奋。作为华夏文化的代言者,钧瓷以釉具五彩的身姿,开始向世界娓娓诠释着中国古老而年轻的现代文明。
大宋官窑为钧瓷带来了无尚荣光,大宋官窑让钧瓷名至实归!
在对大宋官窑的颁奖词中,组委会有这样一段话:大宋官窑以复兴中国奢侈品品牌为已任,秉承我国宋代官窑的制瓷精神,坚持窑火凝珍、求珍去凡的制瓷理念,矢志不渝,精益求精,走出了一条陶瓷精品品牌路线。
二、
当然,钧瓷曾为荣光的岁月,是皇家御用。
那是一段尘封的历史。要追溯至宋代末期,至今已近千年。
正是皇室需要,也才有了官窑。正是有皇家重视,钧瓷才跻身宋代五大名窑之列。遥想当年的宋钧官窑,巧匠罗织,窑火熊熊,该是一幅多么蔚为状观的场景。而今,钧官窑只剩下残缺的窑身,作为一个时代的背影,默默地隐入在刚刚落成的钧官博址博物馆的一个角落。
此后,钧瓷风光不再。尽管有金元的传承、清末民初的恢复,新中国成立后的创新与发展,但钧瓷落伍为地方瓷种已是不争的现实。
钧瓷落伍的重要标志是,做工粗糙、造型简单,釉色单一。走出河南,鲜有人知道钧瓷。
大宋官窑原名荣昌钧瓷坊,诞生于1995年,正值国有钧瓷企业退出历史舞台,民营窑口悄然登场的大变革期。掌门人苗峰伟,这位微笑中蕴含淡定、慢语中显露坚毅的年轻人,对生活在钧瓷的故乡神垕充溢着自豪。起初,将公司的名字定为荣昌,就是希望能将祖先创造的钧瓷荣耀继承下来,并由自己的一代使其更加昌盛。到了2003年,荣昌钧瓷坊悄然更名为大宋官窑。这决不是一次简单的易名,体现着苗峰伟决心续写皇家官窑辉煌的雄心状志。
苗峰伟有充足的理由为钧瓷自豪。她出身高贵,具有皇家血统;她变幻莫测,神秘难以复制;她包容万色,釉面温润如玉。试想,还有哪一种瓷能像钧瓷,端庄大气、釉具五彩、风华艳逸、意境万千,抚之令人宠爱有加,心旷神怡;视之让人浮想联翩,回味久远!
那么,该怎么续写宋钧官瓷的辉煌呢?续写需要传承,传承需要回归本真。大宋官窑从宋钧官窑的制瓷理念中寻找着本真。
宋钧官窑的本真是工艺精湛,讲究精工细料。《天工开物》中曾有“共计一坯之功,过手七十二,方克成器”的记载。大宋官窑追求极致的宋钧官窑制瓷工艺,从采料到塑胎,从施釉到煅烧,大凡70多道工序,均有着严格的比例配制,精密严谨的操作规范。
宋钧官窑的本真是窑火凝珍,求珍去凡。宋钧官窑时期,每年生产瓷器数万件,仅甄选36件,其余全部砸毁深埋。大宋官窑恪守苛刻的官窑标准,坚持精益求精的制瓷精神。2004年,大宋官窑的《乾坤瓶》再次被选为亚洲博鳌论坛国礼。制瓷历时100多天,累计烧制33560件,仅存珍品999件。
宋钧官窑的本真是国之重器。宋代皇室选用礼器,重视雍容华贵,有帝王之气。大宋官窑的器型体现尊贵大方、端庄厚重。《祥瑞瓶》采用古布币造型,构成人体形状,上圆寓天,下方寓地,象征天地人和。四周饰以瑞兽和中国传统文化中镇守四方的吉祥之神,以示祥瑞。
宋钧官窑的本真是变中求奇。宋钧官瓷釉色莹润、自然天成。大宋官窑追求窑变万彩、意境万千。荷叶盘《暖巢》,作品在深浅变化的红色氛围里,幻化出鸟巢和小鸟的图案,小鸟的头、眼、小嘴轮廓分明,饱含深情,令人产生无限遐想。
传承的是精髓,不变的是精神。令人欣喜并难能可贵的是,无数钧瓷人从大宋官窑的孜孜追求中,感悟到了钧瓷的本真。
三、
钧瓷是以创新精神载入史册的。
钧瓷原属青瓷系列,在众多的青瓷中几曾默默无闻。著名作家邓友梅这样评价钧瓷的贡献:“到了宋代,发明了铜红釉,好像“通”的一声,在青瓷的兰天上爆出一颗五彩耀目的焰火,于是,钧瓷一跃成为五窑之首。”
可以想像的是,如果没有创新,钧瓷依然会在庞大的青瓷族群里,寥寂地散发着青幽之光。也可以想像的是,如果没有大宋官窑的持续创新,钧瓷也许难以达到今天的高度
说来也许简单,大宋官窑的创新是围绕“让钧瓷走出去”而展开的。多年来,钧瓷的影响力一直局限在省内有限的范围内,当我们向外地朋友兴高采烈的宣扬钧瓷时,可以明显地看到他们脸上的茫然。
如何让一个地方瓷种走向全国,走向世界,大宋官窑的方法是:在追求钧瓷本真的同时,注重运作,持续拓展。
《祥瑞瓶》是大宋官窑运作的第一个标志性名品,始于2003年的亚洲博鳌论坛。大宋官窑请北京大学教授、国学大师季羡林等一批文化名家出谋划策,确定用作国礼的造型主题。并以求珍去凡、“一件世代相传”的决心和勇气,将厚重的传统中国文化与瑰丽多变的窑变神韵相融合,由此升华为极致奢华的国礼重器。。
亚洲博鳌论坛作为钧瓷国礼的开瑞,使钧瓷重新彰显了尊贵和荣耀。各类媒体的推波助澜,使钧瓷重新声誉鹊起。
《祥瑞瓶》的成功运作,不仅将钧瓷的发展引入高端,也形成了大宋官窑的成功运作模式,即“孜孜追求钧瓷本真,融入文化深厚底蕴,借助舞台演好钧戏,巧借媒体反复造势”。
大宋官窑不仅通过运作,使钧瓷第一次走进了国际盛会,走出了国门,还通过不间断地拓展,使钧瓷在更大范围内产生着难以估量的影响。2005年,首次将中国传统节日与钧瓷文化相融合,第一次批量创作生肖礼品《中秋团圆瓶》;2006年,第一个在北京中南海举办钧瓷艺术展,并建立钧瓷固定展馆;2008年,第一个在北京皇城根下设立钧瓷“九三会所”,成为与京城高端的交流平台;2010年,第一个在香港铜锣湾建起旗舰店,拉开了向海外市场推广的帷幕……
钧瓷终于走了出去,且渐行渐远。大宋官窑的创新理念,敢为人先的魄力和勇气,似春风化雨,在钧瓷界润物无声。
今天,钧瓷国礼似已成为常态。中国--东盟博览会的国礼是钧瓷,上海世博会的国礼是钧瓷,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多次出访使用的还是钧瓷。原中央政治局常委李瑞环今年6月专程来神垕视察,并以“大开眼界”的条幅表达自己兴奋的心情。
钧瓷正在恢复着作为皇家御用的价值,“纵有家财万贯,不如钧瓷一件”这句流传百年的俗语,正在见证着现实。2010年,大宋官窑作为唯一的艺术陶瓷品牌,与茅台酒、老凤祥银楼一起荣获中国十大奢侈品品牌。过去,钧瓷能过万元者廖廖无几,而今,凡属钧瓷国礼,多以数万元计,大宋官窑的国礼“天、地、人”系列,在市场上已过50万元大关。
大宋官窑在复兴钧瓷的路上疾步前行,下一步,又将为古老的钧瓷带来什么惊喜和震撼呢?